首页

妖晴女王图片

时间:2025-05-29 16:32:52 作者:韩国浦项海军巡逻机坠毁 机上4人全部遇难 浏览量:67394

良渚古城遗址。谭琴 供图

  中新网杭州11月13日电(记者 王逸飞)如何以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利用赋能经济社会发展是全球性命题。在浙江杭州,当地推动良渚文化走出保护区“围墙”、成为区域发展新引擎的探索值得关注。

  13日,浙江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第二届“良渚论坛”将于11月25日至27日在杭州余杭区举行。会上,余杭区介绍了当地通过打造良渚文化大走廊这一新举措,让良渚文化赋能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实践。

  2019年,作为实证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圣地,良渚古城遗址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为做好良渚申遗后半篇文章,以文化兴盛赋能城市全面发展,2022年底,余杭借鉴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发展模式和成功经验,按“廊道式”发展理念开始建设良渚文化大走廊。

  这条大走廊以5000多年的良渚文化为核心,将2000多年的运河文化、1000多年的径山文化、双千年古镇文化等重要资源串珠成链。过去两年,其先后现身杭州市、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成为省、市、区三级的重要战略。

  杭州市委常委、余杭区委书记刘颖在当日发布会上介绍,以文化为纽带的良渚文化大走廊,正重塑余杭发展的空间格局。

  目前,余杭形成了“两廊一轴”的城市空间发展格局——位于北部的良渚文化大走廊加速成型,与余杭核心城区所处的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实现一北一南“两廊齐飞”,推动着城市、乡村、产业、生态协调发展,连接二者的古今千年发展轴,则实现了古城与新城链接、历史与现代交汇、科技与文化融合。

“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典藏馆(良渚)外景。余杭区融媒体中心 供图

  以文化为载体的良渚文化大走廊,也在以项目、产业的集聚和繁荣赋能区域发展。

  当日发布会透露,第二届“良渚论坛”期间,位于良渚文化大走廊范围内的“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典藏馆(良渚)将正式开馆。其是“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成果的重要展示平台,也是继杭州国家版本馆之后又一落户良渚文化大走廊的国家级重大文化地标。

  余杭的文化产业增加值连续十二年居杭州第一。在此基础上,近年该区加快推进良渚文化大走廊“十大工程”建设,其中良渚文化国际交流中心、良渚博物院二期列入刚刚公布的杭州未来“十大文化新地标”。当地还通过出台良渚文化大走廊“文化+”产业政策20条、设立文艺发展基金等,加快打造良渚文化IP,让良渚文化大走廊日渐成为杭州文化资源最丰富、文化事业最繁荣的区域之一,也让余杭自身的文化能级实现了从“杭州良渚日”到“五千年中国看良渚”的跨越。

  以文化为引领的良渚文化大走廊,还在地方探索共同富裕进程中发挥着重要带动作用。

  刘颖介绍,“我们聚焦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这一核心任务,实施良渚文化赋能乡村振兴工程,发布‘良渚文化大走廊十大图景’,设计开发一系列以良渚文化为主题的旅游线路,通过农文旅深度融合打造美丽乡村,带动村集体增收致富。今年前三季度,良渚遗址区范围内的村集体收入平均同比增长37%以上。”

  十多天后,来自五大洲6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嘉宾将汇聚第二届“良渚论坛”。届时,这条充满活力的大走廊料将吸引更多目光,并在以高质量发展实现高水平保护、以高水平保护赋能高质量发展方面,激发更多思维激荡。(完)

【编辑:张燕玲】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老虎”陈晏被拿下!上月还公开露面

成都10月14日电 “汉译名著名家谈”第六讲——“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1000种对谈会日前在2024天府书展期间举办。

旅美“大明星”回家啦!美国民众:“舍不得”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 吴清:当前,我们正在结合开展资本市场改革综合评估,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建议,研究完善相关制度规则,推动股票发行注册制等重要制度改革持续深化。下一步,证监会还将在深入调研基础上,研究制定促进资本市场长远发展的改革举措。

“最年轻”界别履职这一年

“这支‘部队’可以一直不用,但不能一日没有。”太原动车所业务领军人、驻站诊断工程师团队总指挥周文刚介绍,“我们的车总体质量和维护都较好,但是考虑到为确保高铁安全万无一失,还是要多做准备。毕竟一旦出现情况,驻站人员能够直接上车、跟车或追车处理故障,跟时间赛跑时‘起跑’快一些,安全保障就会多一些。”

各地加力支持家电以旧换新(经济新方位)

科幻文学之所以在世界范围内能引起不同文化、不同阶层的共鸣,并架起东西方沟通的桥梁,关键在于科幻文学中,地球能够变成一座飞船飞向宇宙,人类更是作为一个整体存在。这也是科幻小说的精神实质。

东风公司中国东风汽车工业进出口有限公司监事潘家年被查

根据新加坡全国健康调查数据,新加坡是全球糖尿病患病率涨幅最快的国家之一。新加坡民众平均每天消耗掉60克糖,其中一半以上都来自饮料。新加坡卫生部数据显示,如果不加以控制,至2050年,新加坡约600万人口中,糖尿病患者可能达到100万。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